
波兰警告普京专机不要经过其领空 空中对峙升级。2025年10月21日,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宣布,鉴于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波兰无法保证俄罗斯总统普京专机飞越其领空的安全。他还提到,法院可能随时下令拦截,使得原本可能的外交会晤变成了充满紧张气氛的空中对峙。

同一天,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等欧洲国家与乌克兰联合发表声明,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俄乌“立即就地停火”的呼吁,主张以当前战线作为谈判起点。然而,这份声明中也包含了一些强硬措施,如动用被冻结的约1400亿欧元俄罗斯资产为乌克兰购买武器和资源,并升级对俄罗斯“影子油轮舰队”的制裁。莫斯科方面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是“抢劫”。

欧洲在停战问题上的积极姿态背后隐藏着复杂动机。早在2025年5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和英国首相斯塔默曾一同前往基辅,展示对乌克兰的支持并试图在停火进程中掌握更多主动权。他们担心美国单独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可能会牺牲乌克兰利益乃至欧洲的整体安全,因此必须主动介入。此外,欧洲希望通过持续援助乌克兰,确保美国的战略重心不完全转向印太地区。

波兰外长的表态并非孤立事件。波兰与俄罗斯的历史积怨使其成为欧盟内最坚定的反俄国家之一。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高调宣布,无疑加剧了紧张局势。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指责波兰的威胁是为北溪袭击事件正名,并准备实施恐怖行动。与此同时,保加利亚则表示愿意开放领空促进和平对话,显示出欧盟内部在对俄策略上的分歧。

北约的空中预警机从德国基地起飞,沿波兰-乌克兰边境进行巡航,美军的KC-135加油机也从波兰基地起飞,北约的电子侦察机飞往黑海中立空域。这些军事动向表明,外交和法律层面的博弈已经上升到军事对峙的层面。

面对波兰划下的领空红线,莫斯科回应同样强硬。俄罗斯国防部旗下的媒体播出了伊尔-96专机机长的访谈,飞行员表示有足够燃油绕飞任何不友好空域。这种隔空亮肌肉的姿态表明俄罗斯早已做好各种准备,可以通过保加利亚等国的领空绕行,化解所谓的“逮捕”风险。
在这场围绕领空安全的外交风波背后,俄乌前线的消耗战愈发残酷。俄军发动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打击之一,使用多种远程武器系统性消耗乌克兰的防空资源。乌克兰空军司令部顾问伊格纳特承认,乌军至今未能成功拦截一次俄军发射的KH-22巡航导弹。乌克兰的应对策略是频繁使用无人机攻击俄罗斯境内的炼油厂和能源设施,减少对西方军援的依赖并打击俄军的后勤补给线。这场战争已经演变为一场比拼装备消耗和国家军工生产能力的持久战。
富深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